世界最新:孩子假期聚会“赶场”忙 家长能理解也有担忧

来源:桂林生活网-桂林晚报 发布:2023-01-21 11:10:18

孩子假期聚会“赶场”忙 家长能理解也有担忧

专家:接纳孩子的需求 平等进行沟通


【资料图】

“我今天有聚会,不回家吃饭了。”最近一段时间,这几乎是广西艺术学院大学生雯雯跟家长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临近春节,在外就读的大学生陆续回到家乡,长时间没见的小伙伴都想出来聚聚。加上今年疫情政策调整,两三年没见面的老朋友说什么也要见上一面,因此,不少年轻人“应酬”繁忙。对此,不少家长表示理解,但也有些担忧。他们觉得,频繁的聚会会让孩子身心疲惫,或是养成大手大脚花钱的习惯。

1 孩子: 假期回家“赶场”忙

“我们学校从1月初开始放寒假。今年疫情政策调整了,大家也都陆续‘阳康’,总算能好好聚聚了!”钧钧是上海财经学院大三学生,高考那年正好遇上疫情,今年寒假回到家乡桂林,他觉得是一次难得的欢聚机会。

临近春节,钧钧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同学也陆续回来了,按照钧钧的话说,“这是这几年大家回得最齐的一次”。

于是,大约从1月初开始,钧钧几乎每两三天就要和同学聚会,吃饭、唱歌、玩桌游、看电影……

相比钧钧,在武汉财经大学读硕士研究生的小张更“疯狂”,几乎每天都要出门和同学聚会。

小张说,自己在学校做项目,有一些收入,可以满足她外出聚会的开销。除了吃饭、唱歌等“传统项目”外,大家相约做手工、去网红景点打卡、围炉煮茶、结伴拍视频都成了大家聚会的内容,每次聚会花销不一。

但是,过度频繁的聚会也给一些人带来了烦恼和麻烦。在南宁上大学的刘同学,回到桂林将近一周了,几乎每天都是昼夜颠倒。刘同学说,“晚上同学聚会都喜欢去喝点小酒,每次搞到凌晨两三点,只能白天睡觉。真比上学时还累。”

在江苏上大学的蒙同学回到桂林后则有另一个烦恼,本身就比较“富态”的小蒙,回来半个月就胖了快10斤。

小蒙说,这都是因为频繁聚会“害”的,因为和同学们很久没见,今年聚会几乎隔几天就有,每次聚会,不是吃烧烤就是涮火锅,加上啤酒、饮料,这么“轮轴转”怎么能不胖?小蒙的肠胃本来就不好,不规律的饮食让他最近经常拉肚子。

2 父母: 有的理解有的担忧

因为要外出聚会,孩子们假期里待在家里的时间大大减少,不少父母甚至有被冷落的感觉。不过,父母们大多表示“能理解”。

钧钧的母亲莫女士从不阻止孩子参加同学聚会,只是会和他约定好回家的时间,确认参与活动的内容和地点。

莫女士说,孩子一直比较懂事,也十分自律,因此自己一直都理解、尊重他的决定,“孩子很多同学都是很久没见的了,他们放假在家也没事,去放松一下心情也比较好。”莫女士说。

而之所以要和孩子确认聚会内容、地点,约定回家的时间,则是让孩子有一定的自控和防范意识,玩得开心的同时也保证自己的安全,不让家人担心。

钧钧对母亲的话也比较认可,几乎每次都会按照约定时间回家,即使有可能晚归也会提前告诉母亲,说明原因。

作为女生家长的张先生则对同学之间的频繁聚会有些担心。

张先生说,女儿在南宁上大学,性格比较大大咧咧,假期回来与同学聚会,有时候一天要赶好几个地方,饭局上还会喝点酒,这让父母有些担心。“前几天,孩子喝到拉肚子,父母劝她要调理肠胃,没想到当天晚上她又去吃宵夜,孩子根本不听我们的提醒。”张先生说,“频繁的聚会,可能给身体造成负担,对健康产生影响。最担心的,还是怕她不会保护自己,结识不正经的人。”

另外,除了担心孩子身心的健康之外,还有家长觉得孩子频繁聚会,每次吃饭、游玩都会花不少钱,担心孩子会染上大手大脚花钱的习惯。

3 专家: 如何让孩子把握聚会的度?

面对大学生假期频繁聚会,有的家长能和孩子形成有效沟通,能够自主控制聚会时间、频次。但也有的孩子不愿意听家长的话,自顾自地参与聚会,让家长颇为担心。

对此,广西师范大学吴素梅教授提醒,家长对已成年的孩子进行劝导,需要一些必要的技巧。

吴素梅说,孩子进入大学阶段,产生自主意识是必然的,他们需要有自己的空间、隐私,有自己的行为自由,不希望家长过多干涉和过于管束。

如果家长还像孩子小时候那样,时时刻刻担心、约束孩子,肯定会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这个阶段,家长需要以一个平等的姿态,更多地是给予孩子理解和建议,而不是强求孩子按照自己意识行事。

如何让孩子把握聚会的度?首先可以试着去接纳孩子要去聚会的需求,并告诉孩子,父母是接纳这样的行为的。

在这样的前提下,家长也可以实事求是地告诉孩子频繁聚会的弊端,以及容易忽视的安全问题,家长也可以告诉孩子自己担忧的原因。

“其实,只要在充分尊重孩子的基础上给予建议和请求,孩子是会乐意接受父母的建议的。”吴素梅说,“聚会本身也是孩子锻炼人际交往能力的好机会,只要告诉孩子聚会适度、注意安全,是可以鼓励孩子们积极参与的。” 记者陆鑫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