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简讯:一家养老服务企业的康养建议:智能养老的关键是什么?

来源:今日保微信号 发布:2022-12-26 20:03:59

文字整理|半梳、晓月

天与养老,一家专注于养老产业的服务型企业,其特色乃以科技与数字手段驱动,并围绕老年人“健康、安全、照护、陪伴”等场景为老年人提供生活全场景综合养老服务解决方案,且在全国各地运营了300多个项目,建立涵盖居家——社区——机构——长护险服务贯穿的服务体系,服务数百万老年人,先后与多家保险公司交流合作,颇有经验。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如是,在《今日保》2022年12月15日至16日举办的“2022中国保险与康养产业论坛”上,特邀天与养老保险业务负责人安江,从康养产业跨界及与保险产业生态协同的视角,就当下大热的智能养老问题,输出经验分享。

以下为安江在“2022中国保险与康养产业论坛”上的发言实录(有编辑):

1

-Insurance Today-

老龄化大背景下

供需缺口不断放大

但服务效率难以跟上

2021年,国家统计局发布了《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总量为1.9亿,这一数字相比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增加了7100万人。

对比分析各年龄段人口增减数据发现,我国45岁+人口的持续增加,特别是50-54岁人口与65-69岁人群,分别增加了4240万人和3290万人;60岁及以上人口中,60-69岁的低龄老年人口占55.83%,超半数老年人是低龄老年人群。

这意味着,未来20-30年间,中国面临的老龄化情况将极其严峻。

再看增长斜率,老龄化进程非匀速进行的,而是加速进行。实际上,老龄化的速度超出大部分人的想象,老龄化速度和老年人口规模前所未有。

最后看一下人口年龄结构,从六普到七普,45岁+人口持续增加的另一面是,15-29岁人口、35-45岁人口出现明显下降。

伴随死亡率、生育率降至低水平并趋于稳定,预期寿命稳步提升,老龄人口占比增加,中国的人口年龄结构日渐趋于柱状,中国人口红利快速消退。

长寿时代特征显著,将给各行业带来深远的影响:

最直观的是养老市场的扩大,和养老产业规模的增加,以及老年人消费能力上升推动养老服务的需求增长。

但从供给端看,当前养老服务的供给总量不足,特别需要关注的还有供给效率的问题。

如果不提高整个行业的供给效率,供需缺口将加速放大。这是一道待解的数学题。

在我国9073养老格局下,90%左右的老年人居家养老,围绕家的时空场景,老年人核心养老需求不仅仅局限在医疗护理等方面,更加是一个融合服务需求,包括居家环境的安全、生活便利、精神慰藉等。与此同时,老年人消费能力上升也推动养老服务的需求增长。

如上,国内养老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居家养老模式已成为长寿时代大趋势,但居家养老的融合服务需求没有得到有效满足。

2

-Insurance Today-

保险行业面临赔付营收双重压力

目标市场发生变化

两大机遇可能扭转乾坤

首先是预期寿命持续延长(新兴药物的不断创新、先进医疗技术的普及应用和进步使得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艾滋病等疾病逐渐从致死性的疾病杀手变成可控制的慢性疾病,人类的预期寿命得到持续延长,在过去半个多世纪里,主要发达国家都保持了每10年增长2~3岁的趋势)早期售出保单的给付金额与理赔人数,可能超出预期。

其次是,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年轻人口减少,经济预期趋缓,民众购买力逐渐降低,保费收入将随之减少。

虽然面临赔付和收入的双重挑战,但保险行业相比其他行业在老龄化趋势下有其自身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保险公司的精算技术和风险管理能力,特别是针对长寿风险和健康风险的风险管理和精算厘定,可以有效保障公司的经营利润模型预测和公司策略的精准度。

我们也看到保险公司在这一背景下的机遇:

一是目标市场变化,儿童和青壮年时间从长期来看是将逐渐缩小,扩大银发族市场利于增加机会与收入,多数高龄人士有充足资产,但大部分处于亚健康状况,但并不影响其长寿的趋势;

二是商品型态变化,为应对老年人口增加,保险给付架构将转型为保障退休后生活收入与医疗照护安全,确保生活质量。

综上,保险公司在产品设计、核保、赔付上应顺应老龄化趋势,精准评估老年人状态,提供符合60岁以上人口所需的服务, 与时俱进进行调整及创新,已实现在老龄市场上创造业绩。

3

-Insurance Today-

天与养老探索破局方法

如何以技术抓住“效率红利”

接下来我分享一些在老龄化趋势的背景下,天与养老的探索与实践。

如上所说,养老供需缺口的加速放大,人口结构的变化令未来劳动力红利逐步殆尽,如何通过技术实现“效率红利”就成为了破题的关键。

天与养老的战略是围绕老年人居家养老(安全、健康、智能看护、孤独等)的核心场景,以数字化及技术底盘实现效率突破,满足融合服务需求。

如何以技术实现“效率红利”之外,也可保障服务的质量?这是个关键。

为此,天与养老着力推进线下服务的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三步走战略。

信息化,是最基础的一步。运营部门向研发部门提出诉求,再通过研发部门去满足运营部门的诉求,以实现系统流畅运转、提升服务效率和服务体量。

“数字化”,通过研发部门实现“为运营提要求”,实现智能化的决策和管理,起到降本增效、提升整体服务的质量。

智能化,不仅是使用智能硬件,也在智能看护、远程医疗中充分发挥作用。

观察养老领先市场的发展历程和趋势,正是借助智能化解决方案,养老服务经历了从被动响应向主动服务、从单纯照料向非医疗与医疗整合的演变。

天与养老也在通过智能化解决方案,实现对长者的主动照护。

在三步走的进程中,天与养老已经形成了“养老服务”和“养老科技”两大核心板块。

在养老科技的板块,天与通过数字化底盘+智能化解决方案,强大的自研能力及AI算法,准确定义长者居家痛点和需求,加之天与物联网平台支持,实现前端软硬件一体化、中端养老服务运营平台预警、后端地面服务队伍落地执行,达到强效闭环。

依托三步走的数字化能力,天与三年时间达成一线同行8-10年间才能取得的成绩,业务范畴陆续拓展至全国4个直辖市,10个省,近50座城市,共运营300多个项目,建立了居家,社区,机构、长护险服务贯穿的全面服务体系。

4

-Insurance Today-

智能化居家养老的核心是什么?

六大场景下的“保险+康养”天与经验

从跨界生态协同的角度,我简单分享天与在“保险+康养”方面的一点思路。

养老行业没有永远领先的技术,致胜的优质的服务。因此,智能化解决方案的核心永远是,技术是否靠谱,是否稳定准确,报警是否及时,以及后续服务响应是否有保障等核心服务要素。

以天与居家养老核心场景智能化服务经验看:

首先是紧急援救的场景,通过部署报警求助类和环境安全监测类智能硬件,当长者有安全事件时能够第一时间响应处置,紧急援救设备在IoT平台第一时间报警,指挥中心收到报警信息进行紧急救援。

接下来是居家场景中最为常见的跌倒事件,天与采用毫米波雷达技术,守护独居长者居家安全,解决意外跌倒无人知晓、跌倒频发区域卫生间、床边跌倒意外事件、长者跌倒隐瞒、跌倒长躺意外发生。

还有生命体征的持续监测方面,针对卧床半失能长者智能护理监测,天与通过生物传感技术、毫米波雷达技术可及时发现呼吸异常、心率异常、夜间离床等情况。

而人体存在监测方面,也主要使用毫米波雷达技术、红外+微波技术,记录分析长者活动和行为数据,帮助更好的洞悉生活作息规律,及时发现需要介入的异常行为。

慢病跟踪的场景,持续关注血压血糖等数据,健康状况和变化趋势能得到远程、随时的跟踪,便于风险早起筛查。

孤独场景中,依托AI语音智能屏,构建人机交互的养老宜居环境,同时也是康养运营平台的服务链接终端。

智能化解决方案,天与核心能力在于,通过预警弥补单一技术短板,多场景中不依靠单一技术支撑,更多的是基于行业积累和认知,筛选和组合智能硬件产品,以高效的服务能力实现闭环。同时结合天与养老科技的能力,实现数据驱动和人工智能,通过行为数据,预判预防医疗风险。

上述智能化解决方案能为保险公司解决哪些问题,从短期来看,主要是增加客户的获得感和客户感知。

保险产品通过转移低频高损风险为客户实现保险保障功能,但由于被转移的风险发生频率低、保险费缴纳期限长(期交),造成客户对保险产品的风险转移功能感知不强。如果有一些更高频次的服务(例如7*24小时运营平台、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可提升客户的感知和获得感,增强客户粘性。此外,科技手段的“效率红利”令解决方案的成本可控。

中长期来看,数据资源激活产业生态圈的关键所在。非医疗的解决方案,通过行为数据来预判预防医疗风险,为保险公司创新产品提供有力数据支撑。

最后,通过智能化解决方案有效控制服务成本,以应对人口结构改变带来的服务成本(人力成本)快速提升的风险。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今日保。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关键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