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年前潍县开埠,开放发展的大门从此打开

来源:百度新闻 发布:2023-08-15 09:51:08

放大还原

120年前潍县开埠,开放发展的大门从此打开

记者/来源:冯媛媛上传时间:2023-08-15 09:07


(资料图)

潍坊日报社潍坊融媒讯潍县开埠始于1904年,距今约120年的历史。潍县开埠标志着潍县打开了对外开放的大门。

1904年,北洋大臣袁世凯、山东巡抚周馥联名奏请潍县开埠的奏折。

潍县开埠溯源

清光绪三十年三月十六日(1904年5月1日),直隶总督、北洋大臣袁世凯,山东巡抚周馥联名上奏清政府:“山东沿海通商口岸,向只烟台一处。自光绪二十四年德国议租胶澳以后,青岛建筑码头、兴造铁路,现已通至济南省城,转瞬开办津镇铁路,将与胶济之路相接。济南本为黄河、小清河码头,现又为两路枢纽,地势扼要,商货转输较为便利,亟应援照直隶秦皇岛、福建三都澳、湖南岳州府开埠成案,在于济南城外自开通商口岸,以期中外商民咸受利益。至省城迤东之潍县及长山县所属之周村,皆为商贾荟萃之区。该两处又为胶济铁路必经之道,胶关进口洋货,济南出口土货,必皆经由于此。拟将潍县、周村一并开作商埠,作为济南分关,更与商情称便,统归济南商埠案内办理。”

光绪三十年四月十一日,清政府外务部批复:“奏请在山东济南城外自开口岸并迄东之潍县及长山县属之周村一并开埠作为分关一节,业经本部议覆,奉准於本年四月初五日抄录通行,暨行总税务司将一切应办事宜预为筹划,申报本部核夺.....”至此,潍县开埠正式奏准。

建成之初的潍县火车站。

由封闭走向开放

潍县开埠后,将东起白浪河西岸、西至南关建成区东沿、南至潍县火车站、北至潍县城外东南角到白浪河西岸连接线的区域划定为商埠区,位置大致在今潍坊火车站以北、胜利西街北侧以南、和平路西侧以东、白浪河以西,占地面积在0.7平方公里左右。

潍县开埠不久,胶济铁路通车,便利的交通运输网络进一步促进了潍县工商经济的发展。

华丰机器厂生产的脚踏织布机。

工业方面,1920年滕虎忱办起了华丰机械厂,生产织布机、水车等。1932年建立了华丰二厂,相继试制成功了15马力、8马力、25马力、40马力柴油机。到1936年,华丰机械厂的资产已达40多万元,投资入股的绅商及各界人士300多户。自1918年至1930年代初,潍县先后创办机械工厂34家,其中生产布匹的工厂有11家,生产轧布机、弹花机的工厂7家,形成了织布业为轴心的工业格局。

潍县开埠后,英、美、日的布匹陆续运到潍县。洋货的流入刺激了潍县织布业的兴起。20世纪20年代末,全县销售土布的布庄257家,年产值达7000多万元。抗日战争前夕,潍县织布业达到最盛期,号称“十万织布机”,从业人员20多万人,日产布数万匹,年产棉6000万米。

潍县开埠促进了潍县绣货业的兴盛,绣工之多遍及城乡,素有“九千绣花女”之说。同祥号是潍县独资经营绣货的大商号,到1936年拥有资金100多万(银元)为资金雄厚的潍县老字号。

1914年英美烟草公司租用坊子煤矿西侧土地180亩,利用中国资源和廉价的劳动力种植黄烟。产量由1914年的十几万公斤到1917年达到360多万公斤,到20世纪30年代收购量猛增至上亿斤,获得巨额利润。

1915年美孚石油公司在潍县火车站东首开设了潍县美孚油栈。潍县栈的“洋油”除销售潍县全境外,还远销昌邑、平度、掖县、安丘、诸城等地,每月销油7000多桶,仅潍县一栈每月获5万多银元。

清末胶济铁路通车时的情景。

繁华的潍坊工商业

在外商经济的刺激下,潍县当地的皮革加工业、草辫业、发网业、猪鬃业先后兴起。皮革加工产品除销售邻县外,洋公司在潍坐庄收购。天津、上海的商人也来潍办货。

潍坊开埠后,金融业开始是新旧金融机构并存。1920年以后,山东银行、交通银行、山东省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实业银行、上海实业银行等分支机构先后设立。

潍县开埠,是潍坊近代史上由封闭走向开放的第一步,促进了潍县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据1933年调查,当时潍县经济名列全国第17位。潍县经济大户主要有:“八大祥”,即福聚祥茶庄、同祥绣货庄、德聚祥绸庄、兴祥绸缎庄、瑞祥织布厂、惠祥织布厂、隆祥钱庄、蚨祥银号;“七大东”,即泰东商行、山东商行、大东商行、福东号、华东制革厂、惠东药房、亚东大药房;“八丰”即华丰、信丰、大丰、惠丰、阜丰、洪丰、天丰机械厂。

关键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