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健康险保障差异逐渐缩小 打通多方数据是难点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发布:2021-03-23 11:28:08

互联网健康险无疑是保险消费新趋势的一大典型代表,在新冠肺炎疫情激发和提升国民健康保障意识的同时,行业对于保险线上化的紧迫性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3月19日举办的主题为“健康中国、科技中国”下保险发展机遇暨第二期互联网健康险保障指数发布会(2021)上,南开大学联合小雨伞保险经纪发布了《2020互联网健康险保障指数测算研究》报告。同时,与会嘉宾就未来2万亿元市场规模的商业健康险市场将迎来怎样的发展机遇等话题展开讨论。

不同人群互联网健康险

保障差异逐渐缩小

日前,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对外发布的《2020年互联网人身保险市场运行情况分析报告》显示,2020年互联网健康保险继续保持增长态势,规模保费从2015年的10.3亿元,一跃至2020年的374.8亿元,6年增长35倍。在疫情阻碍线下展业的2020年,互联网健康险远超行业平均增速,成为行业最大亮点。

2020年初,银保监会等13个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促进社会服务领域商业保险发展的意见》提出,力争到2025年,商业健康险市场规模超过2万亿元。在政策红利下,互联网健康险发展情况如何?

《2020互联网健康险保障指数测算研究》报告显示,从年龄段划分来看,2020年各年龄段保障得分相比2019年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按照年龄划分来看,36岁到40岁为互联网健康保险最优期间;从受教育程度和家庭年收入的划分来看,受教育程度、家庭年收入与健康保险保障情况总体呈正相关关系,但不同受教育程度的人群和不同收入人群之间的健康保险保障情况差异逐渐缩小;从婚育状况来看,已婚有孩子人群的互联网健康险保障情况最好,其次是已婚没有孩子、未婚人群;从职业类型划分来看,2020年民企工作人员的健康保险保障情况最好,要高于机关事业单位群体和国企人员。

另外,报告显示,六成受访者对互联网保险持欢迎态度,两成受访者对互联网保险表达了明确的支持态度。互联网渠道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和认可,互联网保险以其方便、快捷等优势被越来越多的人青睐。

根据小雨伞客户群对于重疾险的投保需求分析,以小雨伞平台在线销售的超级玛丽系列重疾险和大黄蜂重疾险为例,问卷调研结果显示,七成受访者有新增重疾险需求;已经购买互联网健康险的用户中,仍然有30%认为目前保障不足够,希望能够增加配置健康保险。

南开大学金融学院保险系博士研究生鲁一鸣表示,互联网科技的加持,让健康险踏上一列动能更快的高速列车。在“十四五”规划中也提到,要积极发展商业保险。面对时代挑战,健全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不是可有可无的选择题,而是应当全力以赴的必答题。商业保险作为多层医疗体系的重要一环,期待发挥重要作用,在提高居民健康保障水平上发挥积极影响力。

科技是把双刃剑

南开大学金融学院保险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南开大学卫生经济与医疗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朱铭来指出,截止到2020年年底,根据国家医保局最新统计,基本医保参保人数为13.6亿人,稳定在95%。商业健康险到2025年希望达到2万亿规模。

如此背景下,互联网健康险发展前景可期。

小雨伞保险经纪创始人兼CEO光耀介绍,“我们平台的投保人平均年龄是33岁,这些80后、90后面对商业保险时视角不一样,他们会用另外一种方式去选择保险。” 光耀认为,基于对于科技演化的趋势以及未来用户演化的趋势,也许未来保险不需要营销员给客户不断讲解怎样配制保险方案,买什么保险好,而是通过更强大的云端智慧传递给客户,这样来看,个体作用比以前要小了。

Bee Tech CEO李用虎认为,健康科技是把双刃剑。在李用虎看来,保险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所有的技术都是值得尊重的,但是最重要的是怎么用,这就上升到道德层面的问题。“作为玩家,我们怎么把这个剑用好,有利于行业,同时很大程度偏重消费者,我觉得这是需要反复衡量和评估的。如果某个技术就是让客户来选择,或者非目标客户来选择,也不是不合理的,但用的同时需要时刻警惕,而不是没人管随意为之。”李用虎这样形容。

“2015年时,我们去找保险公司合作的时候,那时候不是说保险公司有没有产品,而是有没有保险公司能够在互联网上卖产品。当时我们发现很多公司没有接口,没有在互联网上卖保险的经验,而现在就很普遍了。过去几年我们不断做的一件事就是,能够在线上更好地为用户服务,比如提升核保效率。2019年以前,还没有办法做到线上核保,只有健康用户才能在互联网上买产品。而现在,很多保险公司把智能化核保搬到线上,实现非健康用户也能在互联网上买产品。”小雨伞保险经纪副总裁、小雨伞保险产品体系设计者陈德涛坦言。

打通多方数据是难点

“现在保险责任设计逐渐在向互联网贴近。”法国再保险公司北京分公司高级市场精算师庄晓飞认为。

信泰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精算部负责人孙晓宇表示,“我们在做一些产品开发设计定价的时候,主要靠再保提供一些技术方面或者数据方面的支持,所以,其实整个中国市场的健康险,不管重疾险还是医疗产品发展,离不开再保公司提供数据和技术支撑。”

小雨伞高级保险产品总监牟李认为,“随着互联网保险发展,产品竞争能做到差异化的空间不是特别大,接下来的发展方向和重点应该放在怎么帮助客户提供大病解决方案上,而不只是做交易。未来还是要在服务端做更多深挖的工作,我觉得这是未来从业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除此之外,保险公司在做产品定价时,对数据的积累非常重要。“大数据的应用对于未来产品设计和定价非常重要,大数据不是指数据量大而是指数据纬度多,作为商业保险公司来说,也希望各地医保局,包括社保基金、医疗机构在保证客户隐私的前提下,在不违反有关规定的前提下,向保险公司适当放开一些数据,为保险公司精准定价、设计和开发一些更实惠的保险产品提供支持。”孙晓宇呼吁。

深圳派氪司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佐文同样认为,保险公司作为数据方,能够把数据打通,更多地联合“医”和“药”,真正让大数据发挥作用,实现更加精准的、千人千面的保险方案。同时,王佐文也指出,目前数据量还存在如何让保险公司或者服务机构拥有用户完整的画像,以此来制定有效的健康管理方案,这是一个问题。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本身健康管理跟诊疗机构一样有一定的依从性,通过佩戴智能设备、手环,是否按照健康管理方案实施依从性,依从性管理从何落地抓手,还有很多可改善的地方。记者 苏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