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开门红到隔离险——2022年保险光景杂谈

来源:今日保微信号 发布:2022-04-24 20:40:11

文|石头

保险业,度过了挣扎、纠结的2021年。

疫情带来的全球性的经济放缓,以及国内严格的疫情防控背景下,保险业穿行在冷酷的经济阶段;监管风格转换,防控风险和消化问题,构成行业政策的主基调。

如此环境下,2021年的中国保险业从炒作重疾险转换拉开帷幕,接着上演了一幕幕扣人心弦的大戏:

网络互助陆续退出,以年末相互宝宣告退出告终;

互联网金融整改,平台金融褪色,互联网渠道陆续关停;

营销员大军退潮,个险新单整体缩水;

车险综合成本率再度攀升,及其带来产险公司的挣扎;

问题公司问题依旧,待嫁股权依旧待字闺中。

当然,也有另一番风景。

诸如,康养俨然成为行业续命的新赛道;银行系险企子以母贵,逆势崛起;保险再入世,外资险企顺势扩张……

人生逆旅,你我皆客。无论风雨也或晴,我们已经作别了曾经。未成想,2022的第一季度,很魔幻。

1

-Insurance Today-

无奈

眨眼间,2022年已经走完了第一季度,开门红又是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

这是个习惯。所谓习惯性,是指寿险公司过往的做法,会把全年新契约保费收入计划的20-25%作为新年开年首月的经营目标,进而实现第一季度完成全年新契约保费目标的40-45%。

从数字关系的角度说,除非保司敢于将新一年年度新契约保费计划的增长率做得很低甚至负增长,否则开门红的压力必定是年年加码。

事实也是如此,虽然种种迹象表明,行业已经进入了不同从前的经营环境,但“内卷”惯了行业主体难于及时调整,因此,今年的“开门红”比较尴尬,多数公司实现“开门红”的目标十分艰难。

众多媒体属于吃瓜的,张家李家,几乎家家都在调侃行业的开门红不红。未必真是要寻得究竟,更多只是哪里疼往哪里撒盐。保司呢?也未必冷暖自知,可能习惯思维者多,分析宏观经济增速的放缓,去年开年重大疾病保险炒作、销售人力大幅缩水、以及疫情的影响,等等。

“一年之计在于春。”几乎每一位华人都知道这句话。新年伊始,开门见喜,红就是喜,要的是吉利。但是,这种并不等同于首月就得有多少收入赚多少银子。保险业、尤其是寿险公司首月、首季实现高比例业绩目标、且逐年加码的“开门红”是行业的自定义,与“开门红”讨个好彩头的传统概念不是一回事。它导致和放大了行业的粗放和非理性经营,违背了行业发展的逻辑,加大了保司之间的内卷,降低了行业的经营效率。

中国保险业发展已经进入了新阶段,当前的主题是去伪存真。

需求、保费、资产、创新,等等,都需要求真去假;

一系列的监管政策和举措都是在推动和引导行业求真去假;

“保险姓保”的根本要义也是去伪存真。

红或黑,不必计较。真与假,马虎不得。新契约增长放缓,甚至负增长,不值得那么惊慌失措。任何行业都有周期,任何事物都有发展的规律。

昨天成功的经验可能是今天失败的原因。行业在新的阶段背景下,应抓住发展主题,尊重规律,熟悉的行业已经过去了。

2

-Insurance Today-

荒唐

不曾想,新冠疫情持续这么长时间;更不曾想,据说传播速度更快、伤害性降低的新冠变种Omicron竟让中国优等生——大上海栽了个大跟头。荒唐吗?有点。

病毒,及其防疫,咱们外行,不敢随便评说。然而,疫情之下,保险业居然也出现一些荒唐的事情。这不,随着疫情导致被隔离情况的频频发生,有保司十分应景地上市了所谓的“隔离险”。

石头了解到的情形是这样的:

“隔离险”是一种保险责任,打包在一款新冠肺炎的保险产品中,一旦被保险人因为疫情被隔离,每天可以获得200元的保险补偿。

乍一看,不错!因为疫情被隔离,会导致收入损失,通过保险转嫁风险,获得经济补偿,符合保险的逻辑。

然而,细一想,不对的!疫情的发生及其所导致的被保险人被隔离事件确实非投保方所能决定,但作为赔付要件的(1)被保险人之所在被确定为中高风险地区,以及(2)被保险人被要求强制隔离(含居家)或医学观察,都属于政府的行政行为。将政府的抗疫举措作为保险事故,或者近因,不太合适,有点荒唐。

回来说上海。本轮Omicron疫情以来,被确诊感染人数已经几十万人,但,通过“国家政务服务平台”查询到的三百多个“全国中高风险疫情地区”,上海寥寥无几!

咱们不去假设:

如果此前聪明的上海人购买了“隔离险”,而政府又一视同仁地把上海列入“中高风险疫情地区”,会是怎样;

咱们就说现在,此时此刻还不是“中高风险疫情地区”的上海,2500多万处于隔离状态的上海人,争分夺秒地购买“隔离险”,一旦上海被调整为“中高风险疫情地区”,那么,保险公司一天得赔50亿!

不说赔14天,或者30天的,就说赔个7天吧,算不算是一场保险巨灾损失?何况,还没有分保!

是的,石头这样的推论也有点荒唐。所以,荒唐的事情最好不要出现。一些保司应该是已经有了与石头相同的见解了,所以,“隔离险”正纷纷下架、退市。

保险就是保险,踏踏实实做。蹭热点,搞噱头,与其说是投机取巧,不如说是不自爱。再者,不上保险课,也该上政治课。对不?

3

-Insurance Today-

契机

那么,2022,保险会是什么样的光景?保险的日子怎么过?

疫情和宏观经济面,虽然耸人听闻的消息不断,但更多的消息照来光亮。行业的政策和监管基调一如去年,偿二代二期、人身险销售管理办法、互联网保险管理办法等重要监管法规逐渐落地实施,将迫使行业主体做相应的经营战略和策略调整。

石头将会把目光聚焦在几个热点上:

①是康养方向既然成为共识,很快就是红海。内卷已经开始,是否愈演愈烈,甚至制造引发资产配置和销售误导的风险。

②是新能源车险条款已经颁布,商业车险是否能够服务于国家产业政策,与产业政策形成协同,甚至促动类似UBI的变革以及车险进一步的市场化。

③是知道保险牌照难得,却又听说保司股权屡屡流拍。所以,想寻个究竟,以及行业越攒越多的问题公司和股权能否加快消化。

④是还会有哪些合资公司变身外资公司,或者外资公司变成外资独资公司。

⑤是营销员制度的变革深度与广度会是怎样推进,独立代理人的试水能否求得正果。

也许,还有其他。

无论如何,保险很难,所以保险是一个励志的行业。因此保险人爱说,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宋代的苏东坡却说:也无风雨也无晴。那是经历过了,悟道了。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今日保。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关键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