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滚动:揣着明白装糊涂…

来源:荔枝保微信号 发布:2022-07-10 10:11:59

大家好我是小宝,一名致力于保护韭菜的保险博主

上月底做了场直播,给大家分享了一些银行理财产品的经典套路,反响挺好。


(资料图)

毕竟对于一部分读者来说,小银行的钱取出来没合适地方放,只能拿去买银行理财。

而以前关注得少,现在学习避坑就成了“刚需”。

这也导致最近经常有老铁发些自己看中的理财产品链接给我,让我帮忙鉴定一番。

对于小白来说,看起来都差不多,好像都还不错。

但对于了解套路的人来说,万变不离其宗,大多还是我说那些经典套路,很容易排除。

鉴于问的人越来越多,我的保险问题都快插不上队了,今天把讲座提到的核心知识点整理成文字给大家参考

……

先说第一个最常见的套路,业绩比较基准。

银行很多工作人员在给客户介绍这个的时候也是揣着明白装糊涂。

比如招行卖的这个产品——

一般投资者看到的第一反应是啥?

是这个产品的收益率是4.1%对吧。

但其实呢,这只是管理人给自己定的一个小目标而已。

点开旁边小小的感叹号就能看到,不保证一定能达到。

这好比你家小孩跟你说下学期要考第一名,虽然想完成,但不代表一定能完成

另外,在这个产品的页面中还有一个关键词要注意,代销。

这意味着这个理财产品并不是由银行自己发行的,而是作为一个销售方,销售了别家的产品。

很多人不知道,银行除了靠存贷差赚钱之外,还有相当一部分的利润来自这些销售佣金。

需要注意的是,万一产品出了问题,代销理财产品的银行是概不负责的。

所以如果你本身对安全性要求比较高,只想买大机构的产品,就要注意对应的产品到底是谁发行的,不要觉得在工农中建APP里买的就一定是工农中建发行的

……

现在银行理财已经全面打破刚兑,净值化了。

净值化是什么意思?

简单来说就是所有的银行理财产品都像我们买的基金一样,每天都会有波动。

今天涨明天跌,就像下图显示的一样,未来收益不100%确定。

而有的产品为了吸引客户,只展示近7日年化收益率。

这就存在一个问题,这个产品可能只是最近7天成绩比较好,长期看其实很一般。

就好比一个学生,最近一次考试刚好考了他拿手的题目所以考了第一名,但长期看也就是中等水平。

要避免被眼前收益迷糊,最好的方式还是手动回看更远的历史表现,比如近半年或近1年的,看看是不是「持续」优秀。

……

接下来要说的第三个套路就比较隐蔽了,延长实际资金占用时间。

比如我们要买一个产品,页面标的投资期限是30天,我们以为的是投进去等30天即可收回本息。

实际在投资的时候却感觉利息没那么多,但又不知道原因在哪。

这主要是因为今天投进去的钱可能要等好几天才开始计算利息。

而到期要赎回了,不是马上到账也不是第二天到账,有的甚至要等5天才能到。

掐头去尾,一个产品标注的30天投资期,实际算下来可能占用了我们40天

因此页面标注的年化收益率就要打折了,一个年化4%的产品,按照实际资金占用天数算,可能只有3%左右。

……

第四种常见套路则有点欺负人了,更像是银行玩的文字游戏。

有一种产品叫做【固定收益类】XXX理财产品。

一般的投资者看到这个名字,第一反应往往是产品的收益是固定、确定的。

然而,银行理财已经全面打破刚兑并实现净值化,别说收益确定了,连保本都不能保证。

那这种产品是咋回事,欺骗投资者?

算,也不算

这类理财产品指的是有一部分资金会被投向固定收益类的产品,比如存款、债券等…

除此之外,一般理财产品为了做点收益,还会搭配一点波动比较大的权益类资产。

这就导致,整个产品的收益可高可低,如果权益类资产占比高,还可能会亏钱。

所以,虽然这种产品名字里面有‘固定收益’的字眼,但并不代表收益就是100%确定的,更不保证本金不亏。

总的来说,比较经典的套路就是上面介绍的这些,当然,还会涉及一些变种。

银行理财不保本也不保息,下手之前一定要看清楚,实在不懂就专挑R1、R2的买

本文版权属于《荔枝保》微信公众号(lgbaoxian),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及二次修改。

转载或合作请联系dukept@126.com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小宝精选划算保险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荔枝保。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关键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