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在售,火热抢购!
(相关资料图)
巨大的业绩压力下,保险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开门红。
代理人需要,日常业绩不理想,借助开门红各种激励政策,部分绩优或许能达成全年收入的一半左右。
保险公司需要,前三季度业绩未达预期,全年任务目标依旧遥不可及,今年横竖都是负增长,不如押注一把来年开门红。
诸多券商更纷纷发布报告表态期待新一轮开门红提振业绩、拉升上市险企市值……
当然,近年来,“开门红”作为粗放发展模式的典型产物,正受到监管、舆论等的更多质疑,但业绩重压下,代理人收入压力下,险企已经顾不得许多,大张旗鼓的宣传少了,但实际的动作并没有减少。
01
中国人寿率先开打,其他寿险公司仍在紧锣密鼓筹备中
中国人寿依旧是一马当先,已经于10月开启一年一度开门红。
过去数年,中国人寿(601628)显然是尝到了率先开展开门红的甜头,近年来,在开门红的问题上,始终态度积极。
2022年业绩压力相对较小,或也是其有意愿提前开展开门红的原因之一。半年报数据显示,其以257.45亿元新业务价值领跑行业,远超主要竞争对手逾60亿元,在国内市场已经真正进入了“无人区”。
从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速来看,虽然上市险企上半年的新业务价值无一例外均出现了同比下滑,但中国人寿作为体量最大的一家,其下滑速度却是最低的险企之一,仅次于人保健康(20.11%)、中国太平(-13.48%)。
除中国人寿外,太保寿险也将在10月底开始。而以新华保险(601336)为代表的多家险企则将节点选在了12月,当下的工作重点是冲刺全年业绩、储备人力,并筹备开门红——毕竟,对于大多数的险企而言,2022年的业绩也至关重要。
02
毫无新意,各险企主力产品依旧是“快返年金+万能”
目前,除中国人寿外,其他公司的开门红产品尚未正式曝光,尽管如此,这些险企的开门红产品策略却已经确定。
从慧保天下了解到的情况来看,无论大中小型险企,个险渠道,主推产品几乎都是“快返年金/两全+万能”的产品组合,而预定利率3.5%几乎已经是天花板的存在。
其中,中小型险企年金险预定利率一般在3.5%左右,客户领取资金还可以进入万能险账户进一步累积生息,以此进一步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
目前市场上的万能险结算利率多数能达到4%,集中在4%-4.7%之间,只有部分万能险产品的结算利率跌破4%。
以中国人寿新推出的三款产品鑫耀宏图年金险、鑫享未来两全保险、鑫瑞年年养老年金保险为例,可以看到依然是延续过去几年的“快返年金/两全+万能”的黄金组合。
其中,鑫耀宏图年金险,是一款典型的“交3保8”快返型年金,可选的万能险账户目前结算利率在4.6%-5%之间,相较一般理财产品颇具吸引力;
鑫享未来两全保险也是一款“交3保8”的产品,0-72岁均可投保,返还费用可进入鑫尊宝万能账户(A款),现行结算利率高达4.8%;
鑫瑞年年养老年金保险,顾名思义,重点面向老年客群,最高投保年龄为75周岁;缴费期很短,只有趸交和3年交两种形式;投保后,客户可在三个万能账户中选择其中之一,包括鑫尊宝a款、鑫缘宝乐鑫版、鑫尊宝c款。
除个险渠道外,各家险企银保渠道也正积极为开门红做好准备。主力产品依然是持续爆红的增额终身寿,不过,为预防万一,不少险企也都储备了年金险产品。
03
好消息,市场环境整体有利于开门红
尽管产品毫无新意,但放在当下的市场环境下,已经相当有吸引力。
招商证券在其最新研报中,就指出,“当前内外部经营环境均利好开门红储蓄类产品的销售”。
招商证券进一步解释,当前居民的资产配置需求相对旺盛,而股票、基金、定期存款、银行理财产品等竞品的收益率在利率下行以及权益市场震荡下出现了较大波动和下滑,而短交年金险、增额终身寿险作为开门红的主力产品,具备久期长、收益率相对较高且功能灵活等特点,有望激发客户需求。
招商证券同时指出,结合各险企今年以来的产品结构和费用投放逐渐向储蓄类险种倾斜,有助于储蓄类险种尤其是大额保单的销售,同时开门红给代理人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回馈客户的机会,有助于提高代理人对客户的拜访成功率、促成新单成交,在当前背景下有助于代理人的留存和增员,对行业形成正向反馈。
04
坏消息,个险人力储备不足
按照传统的经营模式,人力始终是“开门红”中非常重要的因素,也因此,在每年的四季度,险企除冲刺全年业绩外,还会将储备人力作为重要目标,在经过短期培训适应之后,这些新人代理人将在来年的“开门红”大战中发挥重要作用。
但如今来看,从2020年持续至今的保险个人代理人数量大滑坡,让储备人力备战开门红成为了一种奢望。
尤其是沉重的业绩压力之下,一直到四季度开门红开始之前,险企的重点都还是冲刺全年业绩,已经无暇顾及代理人的招募和培训,既有代理人队伍,尤其是绩优代理人,成为冲刺开门红的关键。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三季度,不少险企都推出了精英代理人的招募计划,这或许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些险企的人力不足困境。
为应对保费规模下滑的压力,更多险企,则将重心悄悄转移至银保,利用银保、畅销的增额终身寿,力保市场地位。
05
最后的开门红?
市场上有关开门红的争议一直存在,有关“开门红何时退出市场”的讨论也一直存在,前些年部分险企有意淡化开门红更成为业界热议焦点。但在巨大的业绩压力面前,对于开门红的争议反而在显著减弱。
保险公司太需要开门红了,保险代理人太需要开门红了。
开门红是决定代理人收入的关键时期,对于一些绩优代理人而言,利用开门红期间的各种激励措施,其甚至能达成全年收入的50%,“开门红,红一年”所言非虚。
这也是“开门红”这一模式一直被诟病,但一直停不下来的核心原因之一,对于公司的经营管理者而言,影响核心代理人收入,无疑就是在自毁根基,唯一的出路或许就是顺其自然,当开门红无法继续对保险代理人收入构成重大影响时,或许就是开门红自然而然消亡时。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慧保天下。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