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银行股将超出所有人预期,第一步消灭1PB?

来源:风口解读 发布:2023-05-08 18:14:10

常年在银行股里“挖呀挖”,私募大佬董宝珍被群嘲“苦命人”。

如今真是风水轮流转,横盘长达5年之久的银行于近期迎来集体暴动,将一众诋毁者摁在地上来回摩擦。

来看一下上涨有多疯狂?


【资料图】

今日,中信银行(601998.SZ)、西安银行(600928.SZ)相继涨停,甚至连接近万亿市值的巨无霸中国银行(601988.SZ)也涨停了,上一次如此疯狂还要追溯到2014年大牛市。

此外,排行前13的ETF基金,银行占据9个席位,非常罕见。

纵观全年,银行股早已不知不觉上涨许多。板块今年累计上涨18%,其中中信银行涨超50%居首,农业银行涨超30%创历史新高。没想到,2015年追的高2023年解套了。

市场从冷漠到相信,银行股发生了什么?一切都源于“中特估”这个故事。

众所周知,银行虽赚钱能力一流,但过去就是无人问津,市场长期给予低估值。这是因为:

一、银行股没有故事可讲。

近年来银行股业绩增速仅为个位数。2022年整体营收、归母净利润同比仅增0.7%、7.6%;2023Q1营收同比增长0.7%,归母净利润甚至下滑,同比增长仅2.4%。显然,银行股缺乏成长力,没有成长力等同于没有想象力。

二、存在一个隐患。

银行股一直与房地产高度绑定。而在2022年房企频繁暴雷的背后,银行的资产减值竟然没有明显提升,部分银行甚至比2021年计提的还少。自行体会,这部分不展开了。

另外,我们知道股票的上涨源自资金的推动。来看看大资金是如何对待银行?

在今年一季度,公募大幅减仓银行,配置比例只有1.75%达到历史最低。

也就是说,银行还是那个银行,基本面乏善可陈。只是如今有了“中特估”这个故事,突然间变得性感起来。再加上,机构长期低配,轿子很轻,轻轻松松便能拉升。

那么为什么市场愿意相信“中特估”?

本质还是因为美元霸权的落寞,以及人民币的崛起。

一个显著的趋势是,越来越多的国家主张抛弃美元。近段时间,财政部长耶伦警告,美国可能最早6月1日达到债务上限。一旦美债违约,损失将难以估量。似乎除了提高债务上限以外,根本没有别的选择。但谁又为提升的美债额度买单?

过去美股能长牛多年,很重要的原因是美元国际地位难以撼动。而如今美元的地位根基开始动摇,第二大经济体崛起。只有我们自己的货币逐渐被全世界认可,我们所认为的核心资产才能得到特色估值,这就是所谓的“中国特色估值”,全世界独一份,没有哪个国家能替代。

而对于银行,其一代表国家信誉,其二在行业内具有一定垄断性质,其三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度大。要知道,A股上市银行在2022年赚了超过2万亿,占据A股市场近40%的利润,但市值只占10%。

这不妥妥符合“中特估”。

另外,在美联储开启降息周期背景下,潜在的资产荒即将来临,市场要开始重新寻找安全又稳定的资产,于是高股息标的成为资金流入首选。而银行股股息率普遍大于6%。双重逻辑下,市场high了。

有分析师摇旗呐喊,银行股将会成为本轮基本面最扎实的中特估,2023年银行股的行情可能会超出所有人预期。存银行不如买银行,买债券不如买银行,第一步消灭1PB。

你要说银行股的基本面改变了么?事实上并没有。但何为“中特估”?似乎成了股价低位、估值低、分红高的标的的代名词。要知道,A股每一轮大行情都需要配套一个前所未有的名词。中特估故事能讲多久,或许银行能走多远。

来源:泡财经

关键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