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天府永兴实验室”正式揭牌 加快布局碳中和产业生态圈

来源:成都日报 发布:2021-12-30 16:31:40

天府新区兴隆湖畔,“天府永兴实验室”正式揭牌。作为天府实验室的有机构成,天府永兴实验室将按照省市联动、多方协同的原则,聚焦零碳能源、资源碳中和、地热及碳汇3大研究方向,布局零碳能源系统、高分子低碳循环、地热资源开发等8个前沿研究中心,赋能清洁能源、环保装备、绿色建材3大产业赛道。

在绿色低碳发展的框架之下,加快构建开放型现代化产业体系,既要把握绿色发展契机,培育更绿色的集群,也要从效率变革、动能变革入手,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天府永兴实验室的启动无疑将为四川和成都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积蓄新动能、塑造新优势,更好服务国家“双碳”战略。

瞄准“双碳”目标

增强区域创新竞争力

继今年6月天府兴隆湖实验室揭牌后,天府实验室体系再添新成员——天府永兴实验室。“这不仅标志着天府实验室建设取得重大阶段进展,还为建设全国重要的先进绿色低碳技术创新策源地提供了高能级创新台支撑。”省科技厅厅长吴群刚说。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低碳、零碳和负碳技术将成为未来全球产业革命和科技竞争的关键。”中国工程院院士、天府永兴实验室主任张远航介绍,天府永兴实验室将立足国家碳中和目标和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等重大战略部署,围绕碳中和关键核心技术,形成多学科交叉融合、产学研投一体化的协同攻关布局,通过协同攻关和开拓创新,必将发挥增强区域创新竞争力、引领碳中和新兴产业的重要作用。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处理好发展和减排的关系,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实现衡,这既是巨大考验,也蕴藏丰富机遇。瞄准“双碳”目标,用足用好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非常重要。

今年,华为·成都智算中心项目在蓉开工,包括四川大学、电子科大、西南交大在内的首批15个生态伙伴签约入驻,将打造全球领先的新一代人工智能计算台,项目包含“一中心、三台”,项目一期预计今年底完成投资

不仅如此,作为西部首个建成投运的位于成都科学城的西部“最强大脑”——成都超算中心于2020年9月正式建成投运,成为中国西部首个国家超算中心,主机能排名进入全球前十。应用领域涵盖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装备制造、先进材料、能源化工等方面。

据了解,成都还积极围绕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引进一批引领、支撑重大产业化项目,比如,中科院科技创新交叉研究台、阿里云西部云计算中心及数据服务基地等11个重点项目开工建设,集成电路、太阳能电池产量增长迅速,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加快建设……

重塑产业链

加快布局碳中和产业生态圈

“双碳”将带来新一批产业发展机遇。为此,成都积极谋划和布局碳中和产业生态圈,重点发展节能环保、新能源、清洁生产等产业。据悉,目前,成都正加快打造低碳能源、低碳建筑、低碳交通、低碳生活等多元应用场景,加强低碳技术科技攻关,形成完善的低碳经济产业链、价值链、生态链,为碳达峰和碳中和示范城市建设夯实产业支撑。

“关键是要把成都的优势转化为竞争力,实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中国绿色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执行主任、研究员张九天认为,成都在产业发展方面,既要从国家政策方面全盘规划产业发展方向,也要从产业链的角度攻破关键节点;在技术创新方面,要接轨世界科技前沿创新和产业变革趋势,挖掘科技潜力,利用好科教资源,让绿色低碳的技术在成都落地生根发芽,“从微观入手,可以鼓励企业在零碳创新上发挥更多的创造力。”

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支撑、以新经济为引领的高质量现代化开放型产业体系,这带来的经济发展效益和质量已经显现。据统计,成都全面划定66个产业功能区核心起步区,五大现代制造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9.9%,新技术产业营业收入突破万亿元,电子信息产业成为首个万亿级产业集群,生态环境产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第三产业比重提升至65.7%;新经济企业累计达45.8万户。

坚持把绿色作为城市发展的独特优势和永续动能,下一步,成都将进一步规划建设绿色生产体系、绿色基础设施体系、绿色供应链体系,提升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发展水,使发展建立在高效利用资源、严格保护生态环境、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基础上。同时,培育战略新兴产业集群,推动碳中和产业建圈强链,高标准建设天府永兴实验室,做大绿色低碳优势产业。(成都日报记者 缪梦羽 宋妍妍 吴怡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