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a备考知识点:债券

来源:会计网 发布:2022-02-26 17:28:40

在平时的CMA学习和备考中,考生需要掌握其中的重要考点,其中债券的内容在CMA考试中尤其重要,下面会计网将具体介绍债券的相关知识。

债券的定义

定义:债券是指公司或政府发行的一种长期债务工具。

1、债券的3个要素:

(1)面值是指在债券到期日支付给债权人的金额;

(2)票面利率指债券上标明的利率;年支付的利息除以债券的面值;

票面利率≠债券持有人要求的回报率;

(3)到期日:是指债券的年限,即在债券到期支付本金之前的时间。

2、债券契约→借款合约:

(1)受托人(一般为银行)→保护债券持有人的利益;

(2)保护性条款:

①限制发行方的行为(如,限制流动比率的范围);

②保护债券持有人的利益(如,不得发放过多现金股利)。

债券的类型

1、无担保→无实物资产抵押:

(1)信用债券:

①长期无担保;

②以企业的信用作为担保;

③消极保护条款→保护债券持有人的利益;

④清算时,信用债券持有人是公司的一般债权人。

(2)次级债券:

①清偿顺序排在权益性证券之前,其他债券之后;

②债券类别中,风险最大;

③债券类别中,收益最大(高收益债);

由于次级债券往往与可转换债券结合在一起,而可转换又是一项有利于债券持有人的期权,所以可转换次级债券能降低投资者要求的回报率,进而降低企业债务的融资成本。

(3)收益债券:

①利息的支付取决于企业是否有盈余;

②降低财务杠杆→企业重组;

③破产清算时,收益债券仍优于次级债券及权益证券;

④债券类别中,收益第二大。

(4)垃圾债券

①垃圾债券是指在投资级别以下的高风险、高收益(通常无担保)的债券;

②垃圾债券是有价值的。

2、有担保→以实物资产抵押:

(1)抵押债券:

①风险(收益)小于无抵押债券;

②同一资产进行两次抵押

风险:第一抵押权<第二抵押权;

收益:第一抵押权<第二抵押权;

资产证券化:通过抵押“未来稳定的现金”,获取资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