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电厂总装机1860MW,自投产以来,为“西电东送”和电网稳定运行提供了重要支撑。2012-2020年,黔西电厂相继完成4台300MW机组脱硝改造,开启了节能减排新时代。
改变 建设高效环保节能工程
黔西电厂机组脱硝改造后的氨逃逸致使空预器出现了严重的堵塞,长期以来,都面临着“结晶堵塞”的难题。
改变还是不变?黔西电厂迎接着新一轮的挑战。
“要解决问题必然改掉不好的习惯,要挑战新事物,我们要承担起促进并加快企业创新成果落地的责任,建设安全、高效、环保、节能的精品工程。”黔西电厂厂长易平说。
因“结晶堵塞”难题的困扰,黔西电厂决心要借此难点、痛点实现创新改革,开启节能减排新时代。创新方面,黔西电厂采用“三维肋片管烟气暖风器+回转式空预器+干烧系统”技术线路,这对于燃煤电厂应用在回转式空气预热器防硫酸氢氨结晶堵塞尚属首次。
改造方面,黔西电厂在现有空预器正下方加装烟气暖风器,利用烟气从管内通过将管外冷一、二次风进行加热,减少排烟损失;调试方面,面对工期紧、新设备、新逻辑等多种困难因素下,在原定工期内圆满完成调试任务;推广方面,利用3号机组空预器样板工程,计划在2022年对1、4号机完成同类型烟气暖风器改造。
“不做出改变就没有办法实现高效绿色清洁发展。”黔西电厂负责此项目的热机检修专家张耀说。
行动 从“能运行”向“运行优”提升
黔西电厂把“为精品工程创新一个‘新型暖风器’”定位使命,组织了专项攻关小组推动创新改造,把安全改造的目标从“零伤害”向“零损失”提升,把改造管理的目标从“零事故”向“零违章”提升,把改造价值的目标从“能运行”向“运行优”提升。
改造前期,专项攻关小组根据工作分工夜以继日地开展收资调研、多次专项论证、充分听取各方意见,全程参与“新型暖风器”设计、改造等环节的问题整改以及静态调试,经过设计优化后大胆进行深度创新改造。
“如果说3号机组改造是样板工程,那么改造基础精良、施工质量过硬、过程管控到位、运行维护精细必须要一步一个脚印地迈进。”张耀说。
经过前期专项攻关小组的精心准备,2021年10月5日,在黔西电厂3号机组停机检修期间,正式开始了技改工程施工,专项攻关小组、工程总包单位和施工队伍投入了创新技改工作。经过40天的日夜奋战,高效优质地完成了技术改造工作。
突破 保障机组安全经济运行
得益于不断创新改造,黔西电厂不但实现了3号机组空预器的长周期安全、稳定经济的运行,还成为贵州金元在贵州省第一家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完成综合节能改造的电厂。
2021年11月23日,3号机组开机投运以来,通过50天单独上煤统计、数据收集整理,其接带负荷能力显著增强。燃煤热值16.5MJ/kg可轻松接带300MW,同比其他机组满负荷出力所需热值降低1.5MJ/kg以上;设备可靠性及健康水平明显提升。
该项目实施后,将不再开展空预器蓄热元件吹灰及水冲洗工作,有效延缓蓄热元件使用寿命;空预器阻力维持1.5Kp低参数运行工况,保证炉内燃烧工况稳定,避免和减少锅炉熄火及非停发生;各项指标提升改善幅度卓越。
数据表明,改造后工质回收成果显著,排烟温度同比改造前降低20度;供电标煤耗大幅降低;全年发电量15亿Kwh计算,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37500吨;创造同类型机组全年节煤节电效益达上千万元,被贵州金元誉为“火电经济性的一座里程碑”。
“下一步,黔西电厂将一台台机组相继应用此新型暖风器,此技术后续也将在贵州金元全面推广。”黔西电厂厂长易平表示,黔西电厂还将对现役机组不同部位进行创新优化改造,不断为机组安全经济运行奠定坚实基础,继续为火电发展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实体案例参考。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陈玲
通讯员 张耀 孔令捷
编辑 王法
编审 李玉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