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在位于贵阳市白云区经济开发园区的贵州泉天欣实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贵州泉)库房门口,大大小小的运水车排起了“长龙”。每天上午8点,上万桶水都从这运出,销往贵州200多个水站。
“春节期间是仅次于夏季用水高峰期的小旺季,大年初三企业就复工了,全力抓生产。”贵州泉董事长廖铁松对记者说。
贵州泉瓶装水生产车间。
取水、过滤、消毒、灌装、检测、套标、膜包……每天成千上万瓶水经此流程顺利“出厂”。得益于贵州泉耗费上千万元打造的饮用水饮料灌装生产设备,整个工艺流程实现全电脑化自动控制,通过智能化的设备和先进的工艺技术,在保证产品品质的同时,实现提产降耗。
与产能同步提升的还有仓库管理水平,引进智能管理系统,2500平方米的仓库只需一人管理即可。同步提升生产和仓储能力,是贵州泉销售端“全面开花”的关键。目前,贵州泉在生产普通瓶装水的同时,还为贵阳高铁站、火宫殿、神马出行、贵州山水大酒店等贵阳各大酒店提供定制瓶装水。
瓶装饮用水生产线改造升级取得成效后,去年9月,贵州泉又投入1400万元对桶装水生产车间进行改造升级,全面采用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制水、灌装设备,预计今年4月完工。
贵州泉仓库内,工人正在摆放瓶装水。
“公司的转型升级不仅是扩产扩能,还通过与贵州双卓塑料包装有限公司签订了瓶坯、瓶盖供应合作协议,将上游配套产品直接落户家门口,打造全产业链模式。”廖铁松说。
2021年11月,贵州泉着力打造“一水通”系统,通过“贵州泉”APP(应用程序)直接订水,打通消费者端和经销商端,构建“贵州泉-经销商-消费者”三者间的供水循环。“目前正在试运行阶段,预计一季度实现省内所有供水站的覆盖,8月底覆盖80%的客户。”廖铁松说,今年贵州泉将狠抓销售,加大对省外市场的开发力度,通过多种渠道拓宽销路,力争实现销售额增长45%的目标。
今年1月捷报传来,贵州泉被评为贵阳市“专精特新”企业,将享受到技术创新、市场开拓、品牌建设、管理提升、融资等方面的优先针对式服务。廖铁松表示,企业将以此为契机,力争打造省级“专精特新”企业。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桂 榕
编辑 李兰松
编审 孙晓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