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党中央高度重视和全总党组正确领导下,中国海员建设工会顺应发展大势,敏锐识变、积极应变、主动求变,组织和服务好交通运输新业态劳动者,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和实践,取得了阶段性成果。针对行业新变化新情况持续开展专题调研,加强与各主体间的联系沟通,及时掌握行业动态和职工队伍状况。主动顺应劳动关系和职工队伍的变化规律,参与相关政策文件制定,配合推动头部企业建会和货车司机网上入会试点工作。整合社会资源,与交通运输部联合构建“司机之家”服务网络,组织“最美”人物推选宣传活动;牵头启动“货车司机职业发展与保障行动”,募集资金1300万元,惠及100多万货车司机。
党领导下的产业工会自诞生之日起,就是肩负特殊使命的政治组织。虽然时代在变迁,名称和工作对象在变化,但产业工会把包括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在内的职工群众最广泛最紧密地团结在党的周围、不断巩固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的初心使命没有变。无论产业业态如何发展,都必须不断凝聚新型就业力量。交通运输新就业形态展现了新的生机,对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有着重要影响。必须牢牢把握我国工人运动的时代主题,凝聚起包括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在内的职工群众共同奋斗的磅礴力量,助推产业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无论就业形态如何变化,都必须坚定站稳职工立场。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灵活性强、包容性大、自由度高,但他们作为劳动者的性质和身份没有根本改变。必须坚持以职工为中心,积极探索数字时代劳动关系的参与治理方式,最大限度地维护全产业所有劳动者合法权益。
下一步,中国海员建设工会将聚焦“全行业、全过程、全社会”,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一是着眼全行业,加强新旧业态工会工作融合。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工会工作不是另起炉灶,要统筹所覆盖的新旧业态,广泛推进服务阵地建设,重点开展“有路的地方就有家”主题活动,实现全行业工会工作制度共建、活动共融、阵地共享。二是贯穿全过程,加强劳动者入会前后工作融合。入会和维权,是工会服务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一体两翼,应齐头并进。要聚焦劳动者权益保障,总结推广货车司机网上入会试点经验,加强平台企业与货车司机协商机制研究,配合探索出租汽车行业城市级集体协商办法,推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三是协同全社会,加强工会内外资源融合。随着工作深入,工会的维护服务功能也从劳动领域进一步向社会领域辐射。要在全总的重视支持下,继续加强与有关社会各方的联系合作,进一步做强做优多方参与的社会化服务公益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