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不是名人,却能在平凡的岗位上流光溢彩,彰显“巾帼之美”。她就是成都局集团公司贵阳车站后巢客技所值班员徐静。作为一名“行车人”,徐静时刻树立着“安全第一”的意识,在她的感染下,车站青年职工在散发着青春朝气的同时,也严格遵章守纪,按标作业。
2012年7月,徐静不顾家里人的反对,毅然选择报考兰州交通大学铁路运输专业。徐静坦言,她选择铁路专业是因为铁路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是老百姓出行的首选交通工具,当前我国铁路事业发展迅速,特别高铁的建设更是如火如荼,铁路的快速发展需要更多青年投身进去,而她甘愿做轨道上的一颗“螺丝钉”。后来,她的妈妈笑着跟我们说:“徐静选择铁路行业,可谓酝酿已久、蓄谋已久。”
大学四年里,徐静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她没有像其他同学一样忙于参加各种社团活动,也没有像其他女孩子一样精心打扮自己,而是穿梭于学校各个图书馆,学习各种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她说,沉淀的东西越多,就更有把握胜任铁路工作。面对突发状况也自己就能运筹帷幄。
2016年7月,徐静大学毕业后从老家甘肃来到贵阳站运转车间,从学员岗位干起,再到信号员、车站值班员,一步一个脚印,每个岗位都留下了她忙碌的身影,也留下了艰辛的汗水。随着时间的熏陶,使她从一名青涩的生力军,成为了独当一面的业务能手,为现在干班组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徐静是一个在工作中要强的女人,“要干就要干好”这是她当初入路学行车时讲的话,五年来,她是这样讲的也是这样干的。为了提高自身的业务技能,她认真学习行车有关规章,刻苦钻研业务技能,有时一个问题没有弄懂,半夜都会爬起来翻规章。
“巾帼不让须眉”,面对枯燥无味的《行规》《技规》,有些男同事“敬而远之”,而徐静总是书不离手、手不离书。每次接班时车间管理人员规章试问,她都能对答如流,男同事纷纷竖起大拇指,形象地称她为“女汉子”。
从事行车工种最大的考验就是要习惯深夜“作战”。对于天生爱美的女性来说,夜班宛如一个隐形杀手。但是徐静面对夜班,没有懈怠,没有叹息,没有退缩,而是执着、义无反顾、勇往直前……
在日常工作中,她经常把碰到的问题虚心地向年长的车站值班员请教,并经常利用施工维修“天窗点”开展设备操作演练,对照设备操作说明一一试验各项按钮操作,不明白的问题立即请教电务的师傅,每天上班,她都有问题与本站和邻站的同行们探讨,在提问题中学业务练技能,被同志们戏称“问题人”。勤学苦练使她很快成为了车站的业务尖子,2019年她被提拔为车站值班员。
保证行车安全要靠过硬的业务技能,更要靠良好的安全生产习惯。在她的头脑里,始终绷着安全无小事的观念,严格执行接发列车作业标准化,从严从细要求自己,做到执行规章制度、作业标准化一点不差,差一点不行,四年来没有发生一件违章违纪行为。
“别看她个小,班组里的信号员、调车长、连结员都服她管,在她的指挥协调下,调车机出库、调车组检查停留车防溜措施等各项工作有条不紊。”贵阳运转车间助理工程师文邦海说。作为班组长,徐静严格要求和管理班组人员,带头做到不违章不违纪,发现其他人员违章违纪时立即提醒、制止,并说清违章带来的严重后果,当班组长以来,她所在的班组“两违”是最低的。
2019年7月,孩子的降临,给徐静的家庭带来了欢乐和福音。和孩子幸福地休完产假之后,儿子却成为她工作上的难言之隐,因为老公做工程,长年累月在外地,很难回贵阳一次,小两口商量,从甘肃老家请来老公的父母帮忙照看小孩。“我现在最想的是能有时间教孩子说说话,抱抱他。”徐静说,因为是倒班,早上自己去上班的时候孩子还在睡觉,下班回到家是凌晨两点过,孩子已经睡着了,休班的时候自己也需要休息,真正陪孩子的时间很少。只要一提到儿子,她总会说,她没有尽到一个好母亲的责任。
“过年、过节不能回家陪亲人,让我对家人深感歉意,好在家人的理解和支持,又让我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坚守在岗位上。”徐静的一席话,也道出了许许多多铁路工作者的心声。
徐静不但在工作上积极肯干,同时还是个热心肠的人,有职工遇到不顺心的事,她也会主动地去了解情况,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进行开导。
她,不是名人,只是一名普通的铁路工作者,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吐露着芬芳。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刘力维
编辑 王法
编审 王淑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