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和煦,贵定县迎来贡茶采收。贡茶生长在海拔1500米以上的云雾山脉,3、4月份是该县28.18万亩茶园最忙碌的采摘期,茶农们上茶山、入茶地,亲手摘下“致富茶”。
梅子冲茶园基地,是贵定县云雾镇茶产业发展的核心区域,近年来,为提高竞争力,贵定县整合茶文旅优势资源,新创建了18个提质增效示范基地,总面积5.3257万亩,其中核心区面积2.1303万亩。
梅子冲万亩茶园基地
“采茶也有讲究,需用大拇指和食指捏住茶梗往上提的提手采。”茶农告诉记者,如果捏采和掐采,会使茶叶氧化变褐红梗或黑褐色红梗,无法完整保存新鲜茶叶表面的微生物质。除严格要求采茶方法外,在贵定,茶户种植茶叶均不施化肥、不喷农药,保持茶产业原生态,坚持做“最干净的茶”。
忙于采茶的杨庚洪
“我目前运营的这200亩茶园是承包过来的,种植的均是茶龄30年的灌木型仿野生云雾贡茶,为达到欧盟生产标准,特采用油窟施肥,所以茶叶表面看上去不是很光鲜整齐,有自然的病虫灾害。”贵定县云雾镇种茶大户杨庚洪介绍,2021年,在省州县各级质量检测和监督部门开展的各类茶叶质量抽检中,贵定县的茶叶检测合格率达100%。
采摘的新鲜茶叶
杨庚洪已是当地的“致富带头人”。1996年出生的杨庚洪于2015年返乡创业,他一方面管护自家茶园,另一方面不断提升自身茶艺水平,每年贡茶采摘时段,杨庚洪会优先雇用易地搬迁过来的二、三十名老乡担任采茶工上山采茶,每人一天大概能采摘2-3斤,随后按照市场价110元左右的价格收青,根据采摘的斤数给予现金或微信支付薪酬。采茶青,已成为当地乡亲们一笔丰厚的劳务收入。此外,不少茶艺师也会亲自来茶园采茶,他们大多在采茶后参与体验制茶并展示茶艺。
制茶
“采茶后先摊青,然后进入杀青环节,杀青要用手掌来感受锅的温度,温度需达到100度以上才能够杀青,杀青完后进行揉捻、紧卷,把它做成卷曲状团型,最后烘干完毕才能起锅。”杨庚洪说,目前,受疫情影响客户有所流失,但还是有广州、江苏的客户预定,今年春茶(绿茶)销售预订量为800斤,较往年有所下降,现阶段正在准备夏茶(红茶),该茶咖啡碱含量高,有着固定销售人群,希望夏秋季能有好收获。
贡茶碑亭
据了解,贵定县作为传统绿茶产区,以生产名优卷曲型绿茶为主,其特产云雾贡茶历史可追溯至隋朝,有着悠久历史和深厚茶文化积淀,是贵州唯一有碑文记载的“贡茶”。经千年岁月沉淀,在一代代贵定茶人的传承下,获得了“中国苗岭贡茶之乡”称号,2017年成功申报了国家级茶叶出口质量安全示范基地、2021年在春季中国(广州)国际茶业博览会获评“2021红色经典茶旅目的地”等荣誉。
良好的品质为贵定贡茶打开了知名度,也让茶产业成为了百姓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现有注册企业117家,其中有加工能力企业81家、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1家、州级重点龙头企业7家、县级龙头企业20家,通过QS认证和SC认证的企业18家,通过ISO9001等质量体系认证企业1家。截至2021年12月,贵定县实现茶叶产量0.9272万吨,产值16.6052亿元,惠及茶农1.62万户6.28万人。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张秀云
编辑 王法
编审 王淑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