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盘江煤电集团高层次人才资源库,一个亮眼的名字映入眼帘——曹俊才,一位“85”后青年才俊,一位采矿工程专业的“金字塔”人才,现为中国矿业大学博士后、贵州省级高层次人才绿卡获得者、盘江煤电集团旗下盘江技术研究院高级研发员。2020年中国矿业大学采矿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后,来到盘江煤电集团。
奋斗是青春的底色
青春是最亮丽的底色,行动是青年最有效的磨砺。曹俊才从一位普通人蜕变为采矿工程专业的“金字塔”顶端人才,经历了什么?
曹俊才在山西高中毕业后,与煤炭事业结缘,就职于山西神角煤矿,先后从事瓦检员、通风员、机电工等工种,期间被委派到山西乡宁煤炭技工学校学习,获得二级技工证书。
第一份工作很普通,但在曹俊才的心中,有个梦想始终未曾熄灭。
两年的工作经历,曹俊才收获了煤矿一线实战经历。2008年,曹俊才考入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采矿工程专业,毕业后开启了第二次煤矿职业生涯之路。这一次,曹俊才在贵州新田煤矿、桂箐煤矿干了三年,从掘进队技术员、验收员等岗位一路干到区队技术负责人管理岗位。
然而,曹俊才没有安于现状,依然不懈努力。累积了5年的工作经历、管理经验的曹俊才,2014年考取贵州大学采矿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2017年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又考入中国矿业大学采矿工程专业攻读博士研究生。2021年2月进入盘江煤电集团工作,10个月后,曹俊才被录用为中国矿业大学土木工程学科(项目)博士后研究人员,也称为盘江煤电集团第一位博士后。
“目前,盘江煤电集团正处于抢抓新国发2号文件重大机遇、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集团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渴望人才、依赖人才。”5月13日,在盘江煤电集团2022年人才工作会议上,盘江煤电集团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兰海平说。
为煤炭开发利用事业而奋斗
“我们用40年时间实现原煤产量1000万吨,用了15年时间原煤产量突破2000万吨,再用5年时间要达到年产原煤5000万吨的目标。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加渴求人才,必须以超常规举措引进和培养人才,实现人、财、物的优化组合,才能更好实现集团既定目标任务。”兰海平在盘江煤电集团2022年“人才日”系列活动中多次强调。
“人才强企,圆梦盘江”。曹俊才选择贵州、选择盘江煤电集团、也选择为煤炭开发利用事业而奋斗。
入职盘江煤电集团一年多来,曹俊才主持编制企业标准《煤矿锚杆支护设计技术规范》《煤矿锚杆支护设计施工规范》《煤矿锚杆支护施工验收规范》《煤矿锚杆支护监测技术规范》《青菜塘煤矿矿井瓦斯综合治理方案》均已备案实施。
申报2021年度绿色矿山科学技术奖《西南喀斯特山区强动压巷道围岩失稳机制与防控关键技术》,获技术研发一等奖;负责科技创新项目《复杂条件厚煤层安全高效开采工艺技术研究》《大直径钻孔瓦斯抽采工艺技术研究》《山脚树矿深部巷道圆形断面联合支护机理研究》《煤层群脉冲射流割缝增透治理瓦斯技术及装备研究》《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综合防治技术的研究》,项目投资达6630万元。
独撰、合撰录用或发表论文有《红林煤矿110工法沿空留巷技术与工程试验研究》《高应力强动压巷道协同控制技术研究及应用》《中厚煤层坚硬顶板切顶卸压自成巷切顶效果研究及工程应用》《高硬度低透气性煤层高压注氮驱替瓦斯工程实践》。
值得一提的是,曹俊才团队还申报了国家博士后基金《复杂条件下大采高强采动覆岩卸荷力学响应特征与瓦斯流场分布规律研究》研发经费8万元;贵州大数据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巷道围岩随钻大数据采集存储技术与安全支护系统可靠性研究》研发经费5万元;贵州科技厅项目《智能掘进之极限预应力超级锚杆索支护围岩控制时变机理研究》研发经费10万元。此外,曹俊才参与2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并结题,参与中国矿业大学国家重点项目1项。
“采矿人的精彩人生要深入煤矿一线书写,这是我来盘江煤电集团工作的初衷,为解决盘江煤电集团的痛点难点问题贡献微薄之力,在贡献中成长,在贡献中成才,书写精彩人生,这是来盘江煤电集团的愿望。”曹俊才说。
曹俊才的初衷和愿望,也正是盘江煤电集团求贤的初衷和愿望。盘江煤电集团希望,希望更多如同曹俊才一样的有识之士加入盘江煤电集团,为贵州能源工业发展壮大、为贵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积极力量。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陈玲
编辑 彭杨
二审 王法
三审 李玉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