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从贵阳综保区商务局了解到,贵州贵阳国际陆港(无水港)将于近期在贵阳综保区“开港”,届时,出口货物将由贵阳直接运往沿海港口,装船出海。
何谓国际陆港?一言以蔽之,具备除装船作业外基本港口功能的大型物流中心。
国际陆港是在内陆地区建立的具有报关报检、签发提单、集装箱提还箱周转等港口服务功能的物流港,是沿海港口功能内迁的重要据点,以铁路货运为主,实现海铁联运,能极大提升内陆地区货物进出港的流通效率,从而降低企业物流成本。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国际陆港如何运转?多方协作齐发力。
国际陆港的建设运营需要政府、海关、港口、铁路、企业等部门的通力合作,进行信息发布、企业磋商、资源调配、海关监管、货物运输等环节。
据了解,贵州贵阳国际陆港建设包含贵阳都拉营国际陆海通物流港功能完善、贵阳综保区海关监管场所建设、与沿海港口建立合作、建设海运箱提还箱点等内容,贵阳综合保税区以其保税加工、保税物流、保税仓储三大核心功能,为国际陆港提供加工、仓储基础支撑及关、检、汇、税服务。海关监管作业场所提供海关监管作业、检疫处理、货物集拼和集装箱中转等功能,有助于通过区港一体实现港务、关务、船务、车务等服务联通,推动粤黔大通道、西部陆海新通道、中欧班列、中老铁路等基础联通提供基础功能支撑。都拉营物流港主要以高铁快运、集装箱货运,开展行包快件、农特产品、冷链物资、进出口货物运输等业务。
国际陆港建成后由物流平台公司协同船舶公司、港口、货代运转,这些企业为进出口商提供订舱、报关、签发多式提运联单等一站式港口服务,当货物完成通关手续后,通过海铁联运将货物运送到沿海港口。目前,贵州铁投集团已与广州港、盐田港签订战略协议。
建设国际陆港意义何在?构建贵州外贸发展新格局,为口岸建设和自贸区建设打下核心基础。
国际陆港的建设将进一步提高黔粤大通道、中欧班列、中老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等通道运行效率,货物在海关监管场所检验完毕后将直接“出海”或“入关”,达成商品快进快出。该港的建设将为企业提供包括物流、仓储、外贸综合一站式服务,培育壮大外贸市场主体,达成商品优进优出。同时,将形成市场集聚效应,促进商品大进大出,带动贵州外向型经济发展,逐渐融入国际市场。
“通过市场集聚推动商品大进大出,平台建设促进商品的优进优出,通道建设助力商品快进快出,来形成综保区+物流港+海关+外贸综合服务平台的发展模式,为贵州以后建设铁路口岸打下基础,再以口岸建设为基础为申建贵州自由贸易试验区做好准备。”贵阳综保区商务局局长杨昌明说。
国际陆港将为企业带来什么利好?家门口做外贸,减成本增时效。
“不少本地企业不了解外贸流程,不懂外贸,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将为他们提供订单获取、报关报检、融资、退税、等一站式服务,让他们在家门口就能做外贸。”
“在没有国际陆港之前,企业出口还需在沿海再次开箱检查,遇上没有船期还需要装卸、仓储,既耽误订单又增加了企业成本。进口货物遇上港口拥堵,也需要卸货、仓储等待检验。开港后,企业只需定好船期,出口货物在综保区海关监管场所检验完毕,可直接运往港口装船出海。”
杨昌明表示,国际陆港将得到财政专项资金支持以及铁路总公司的支持,港口、口岸功能内移,到区即抵港,为企业节省公、铁、海转运时的交易成本,以及在港口、内陆港场站之间的仓储、装卸及门对门产生的多余费用。此外,通过引进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及企业、争取集装箱混装资质、海运箱提还点等落地,也将为企业节省订船、订舱、报关、退税、国际结算等交易成本。
据悉,今年7月,贵阳国际陆港至合作沿海港口专线双向班列将开行,届时将逐步与沿海合作港口实现“三同”,即进境货物同价到港,出境货物同价起运,通关服务同样效率。
图/贵阳综保区提供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彭杨
编辑 申川
二审 陈玲
三审 王淑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