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2022年全省补充耕地项目现场观摩会在遵义市正安县举行。省自然资源厅党委书记、厅长周文,厅党委委员、副厅长吴月平,以及各市(州)人民政府分管负责人、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主要负责人,以及20个耕地后备资源潜力县(市、区)政府分管负责人等参加现场观摩。
正安县瑞溪镇蔡家湾旱改水现场点
(资料图片)
“旱地种植经济作物种类多与改成水田后单一水稻种植之间是怎么规划协调?老百姓对补充耕地的后期管护问题怎么做?”。观摩组一行先后深入正安县瑞溪镇蔡家湾现场点、桴焉镇桴焉居现场点及朝门组现场点,看到绿油油的水稻生长良好,灌溉水渠设施齐备,各市州观摩人员纷纷就项目资金统筹方式、组织实施方式、后续管护等问题进行了现场提问了解,遵义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正安县委书记吴起就现场提问进行了答疑解惑,并介绍分享了正安县补充耕地项目建设情况和经验做法。
正安县桴焉镇桴焉居旱改水现场点
据介绍,正安县大力实施旱改水工程,吃透政策是基础、科学规划是前提、群众主体是关键、干部作风是保障,多措并举凝聚起了推动新增耕地建设工作的磅礴力量。达到了“四增”“三提升”的效果,“四增”即增加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增加老百姓收益、增加当地财政收入;“三提升”就是提升老百姓的满意度、提升基层干部行政管理能力、提升干部群众的凝聚力。
据了解,今年以来,在省、市自然资源部门的指导下,正安县历时两个多月的时间,利用低效图斑土地,共实施旱改水项目107个,面积1.5万亩,目前已种植水稻1.3万亩、莲藕1500亩、其他水生植物500亩,项目建设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群众增产增收在望。
观摩现场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在耕地,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周文说,近年来,省自然资源厅深入贯彻落实关于耕地保护系列决策部署,全力推进新增耕地建设工作。正安县补充耕地项目所取得的成效,凸显了补充耕地项目的政治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值得借鉴推广。
下一步,各县(市、区)和有关部门要以此次现场观摩为契机,不断总结经验,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规范耕地占补平衡管理,推进全省补充耕地项目建设实施,节约集约用地,守住耕地红线。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张秀云
编辑 余昌旭
二审 冯倩
三审 李玉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