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记者从省大数据局获悉,近年来,贵州快递物流集聚区深入推进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通过“五驱动”加快智能化、数字化改造,打造数字车间、数字工厂,切实提高生产效率。
资金投入驱动,实现分拣系统智能化智慧化。积极宣传大数据赋能新型工业化的优势,引导企业加大力度实施数字化改造。指导中通快递、圆通快递、韵达快递、德邦物流等快递公司实施智能化提档升级。目前,贵州快递物流集聚区自动化分拣系统设备投资达6.8亿元,设备传送带总长度累计超50公里,是目前国内最先进的快递设备之一。设备的投入使用进一步降低了人均操作量,提高了快件全程时效性,加快了快件分拣及周转速度,分拣系统用工率降低23%。
(相关资料图)
示范引领驱动,培育智能制造典型示范项目。以“百企引领”“万企融合”为抓手,重点围绕以贵州快递物流集聚区为核心的快递物流分拣集散、电商仓配等产业,重点培育中通、圆通等快递示范引领企业。邀请专家着力指导中通快递加快智能化改造提升,督促公司加强与总部对接,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引进软件开发高端人才,大力实施智能化改造。该公司自动化设备投资超亿元,共有三台自动分拣设备,设备传送带总长度超12公里。每台设备每小时吞吐量可达7万左右,常态进港量130-150万左右,出港20-40万,每天的进出港量160-190万,业务旺季每天的进出港高达210万件,是目前国内最先进的快递自动分拣设备之一。为加强对公司人员、运营、财务等精细化管理,开发各类应用系统、软件平台20余项,智能化、智慧化管理水平大幅提高。有省际省内支干线快件运输车辆500多辆,全省服务站点超3000个、乡镇快递服务开通率100%,村级服务开通率40%,全年处理快件量近6亿件。
平台建设驱动,构建智慧物流网络全覆盖。引导企业重点打造网络货运、灵活用工、汽车之家、电商平台,提升物流业信息化水平,推进物流大数据深度融合应用,推动贵州快递物流集聚园区加快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进行改造提升。目前,园区所有快递物流企业均根据业务需求,开发业务软件、微信小程序、手机APP等数据运用平台,各类网页端系统、移动APP、多媒体可视化系统等多达100余项。
系统集成驱动,助力快递物流公司管理精细化。一是构建快递物流公司物流官网、圆通会员系统、圆通开发平台、妈妈驿站系统等网页端应用系统,方便客户了解产品时效及发展史,进行下单、查件、催件、投诉等,提升客户体验,为客户、加盟网点提供一整套服务。二是开发“条码威视系统”、“网点管家”、“PC版尊者”等客户端应用系统,直营中心快件生命周期的相关操作,包括建包、上车、发车、到车、下车、拆包、留仓、地磅秤重等。三是打造速递APP、行者管理、管理者驾驶窗、尊者APP、网点管家APP等移动APP应用系统,提供用户订单管理、查询服务、寄件服务、客服的移动互联网操作平台。实时管控行者使用人员取、派、签情况,统计、分析行者操作数据并通报每日数据,跟踪、解决业务员行者使用问题。方便分公司人员及时处理问题、跟踪实时数据。进一步提升了管理扁平化、系统化、精细化。
基础配套驱动,着力打造5G网络数据传输新格局。督促运营商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做好沟通协调工作,促进信息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满足集聚区5G海量信息传输应用需求。组织协调营运商以及铁塔公司继续加大对快递物流园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大力推进“数字园区”、“智慧园区”建设,合理布局5G基站。截至目前,光缆线路总长1863 公里;新增5G基站130 个,境内贵新高速公路、龙里西收费站等重要交通道路沿线5G通信信号无缝连续覆盖率达到100%,信息基础设施投资达到1.21亿元。
目前,贵州快递物流集聚区高效推动进出口货物的周转,区内快递物流企业日均进出港快件分拣处理量达400万票以上,是西南地区最大的专业化快递物流聚集区,被评为国家第三批示范物流园区。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曾帅
编辑 管云
二审 张恒新
三审 孙晓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