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契大家谈丨一份值得商榷的榜单

来源:保契微信号 发布:2022-03-30 21:47:47

保契大家谈

这两天,一份关于“保险服务质量指数”的榜单在业内流传,掀起一些波澜,引起一些争议。排名高一点的保险机构欢欣鼓舞,靠后一点的略显消沉,可谓几家欢喜几家愁。

大可不必!

仔细研究发现,这份榜单初衷是为消费者多元化获取保险业服务情况提供新途径,提升保险服务透明度。这值得点赞。当前保险业确实存在服务水平不高的弊病,一些保险机构服务质量差强人意,饱受诟病。

但为何又引发争议?这值得探讨。

01

不可自我矛盾

村上春树有一本特别著名的小说叫《挪威的森林》,贯穿全篇的基调与主旋律就是矛盾。精确来说,其实就是自我矛盾,书中几乎所有的主要角色都在自我矛盾中挣扎。

通读这份榜单介绍,给人最大的感觉也是“自我矛盾”。

这份介绍中如此说明:当期的保险服务质量指数仅表征当前指标体系下,各保险公司在部分业务领域的相对服务水平,不代表行业及各保险公司的风险状况和全面服务水平,也不作为消费者选购保险产品的建议。

专业术语很多,但总结起来就是八个字:仅供参考,概不负责。

这样的解释苍白无力,本身就透着一种底气不足。

作为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机构,如此兴师动众发布一份榜单,最后连基本的责任都不敢承担、不愿承担,令人遗憾。

榜单中的指数数值、排名等非常清晰,具有非常明确的导向作用,暂且不论这样的排名是否准确、合理。作为普通消费者,看到这个榜单,很难不将其作为一种选择保险公司的“建议”。

我们都是消费者,平心而论,肯定会选择排名高的保险公司,这是人之常情。

矛盾的地方还体现在:榜单的重要任务是“帮助消费者了解行业服务水平”,可又说“指数不代表行业及各保险公司的风险状况和全面服务水平”。

既然不代表全面服务水平,又如何帮助消费者了解行业服务水平?

既然要帮助消费者了解行业服务水平,就一定要全面、真实、客观,切不可以点带面、以偏概全。

02

珍惜公信力

我们看到,指数聚焦在与保险消费者关系最为密切的财产保险公司的车险业务,人身保险公司的寿险、意外险及健康险业务。

诚然,这些业务是产寿险公司的核心业务,也是令老百姓(603883)感触最直接、最实际的业务,但这并不是保险公司的全貌,更不是保险业的全貌。

因此,将榜单定义为“年度保险服务质量指数”同样有以偏概全之嫌,值得商榷。

榜单自己承认,“保险公司的经营活动具有高度复杂性,不仅包括服务,也包括产品开发、销售管理、资金运用等其他重要方面……”。这听起来是不是很像保险产品的免责条款?

实际上,无论是产品开发,还是销售管理,这些业务核心环节,不正是一家保险公司服务能力的很好体现吗?

榜单中还有这样一句,“同一家保险公司的服务水平本身也处在动态变化之中”。

这话没毛病,但结合具体事例来看就值得探讨了。

一家保险公司告诉保契,“此次公司的服务质量指数相较上次发布的2021年上半年指数有较大差距。经核实重点关注的服务评价指标,上半年数据与整年数据暂无较大波动,部分指标还有所提升,理论上不存在导致该指数大幅降低的异常因素。”

半年之间,一家保险公司的服务质量呈现大幅下滑态势,时间周期短了些,动态变化剧烈了些,市场期待有说服力的解释。

03

倾听市场声音

对消费者来说,这份榜单为其与保险行业之间建立了新的沟通渠道。但对保险机构来说,与榜单发布方的沟通渠道却没有想象中的顺畅。

据了解,在第一次发布相关指数时,一些保险机构就表达了沟通的诉求和愿望,沟通电话几乎被打爆,但效果并不是很理想。

可以预见,此次指数发布后,在市场如此的反应状态下,这个“电话”该何等忙碌?

“电话”仍然忙碌,只不过忙碌的不是接电话的人,而是变成了“人工语音”。

一份榜单的发布,不是简简单单地挂上网就万事大吉了,这仅仅是个开始。对市场反应的预判、对传播效果的估量,都应该通盘考虑,未雨绸缪,留有预案。

监管部门多次提示,要坚持问题导向,放下架子、沉下身子、迈开步子,倾听市场主体真正发自内心的声音与诉求,把工作做细做实。

榜单要起到“引导行业增强服务能力提升服务质量”的作用,与市场主体充分沟通交流至关重要,更是当务之急。唯有敞开大门,广泛听取意见,做好解读解释,才能不断提高发布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 END >

BaoQi

投稿邮箱

baoxianqiyue001@163.com

微信交流

JZF012188

版权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部分图片来自网络,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从该公众号转载文本至其他平台所引发一切纠纷与本平台无关。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保契。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关键词: 保险公司